打造安全文化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国家安全作为报告的独立一部分作了前所未有的系统阐述,对党和政府在当前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构建现代化的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现代化的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有效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大唐滨州发电有限公司作为能源央企基层单位,坚定不移扛起保安全、保民生、保发展的责任与使命,着力加强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以做实企业安全文化“软管理”,促进提升企业安全管控“硬水平”,大力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着力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确保企业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紧盯“三要素”把准安全文化建设发力点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全体职工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这就需要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企业全员的具体工作中,通过强化安全意识、严格制度落实、深化设备管控等方式,培育职工共同认可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在企业内部营造自我约束、自主管理和团队协作的安全文化氛围,最终实现持续改善安全业绩、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目标。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安全意识。在“人机料法环”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体系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人作为设备的操作者、措施的执行者、效益的创造者,其自身安全意识牢固程度,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总体局面。今年以来,滨州发电公司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了解掌握职工思想动态,结合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建立了良好的反馈机制,有针对性地培养职工的安全素养,深化全员安全意识,使安全文化内化于心,时刻提醒自己工作、生活之中勿忘安全,自觉养成自查自改、互查互改身边安全隐患的习惯,有力巩固了公司安全生产稳定局面。
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严格制度落实。理念和行为之间,制度成为纽带,安全文化需要通过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表现出来,成为安全文化有形的外在表现形式。滨州发电公司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及时修编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涵盖到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严肃考核机制压实各级责任,提高制度落实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初步构建了“有目标、有责任、有监督、有落实、有闭环、有考核”安全管理体系,在持续改进和完善中提高制度执行的可操作性,使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更好的适应生产工作。
以“丝毫未敢遗漏”的敏感性深化设备管控。设备异常和故障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设备的可靠运行能够极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近年来,滨州发电公司持续巩固和深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消除设备安全隐患,为机组长周期安全运行奠定基础。在日常工作中,公司职工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好设备运行监测,对温度、振动、流量等参数进行记录分析,研判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变化趋势,通过实施状态监测和日常维护,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消除设备运行障碍,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可控在控。
坚持“双融入”激发安全文化建设能动力
安全文化作为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核心内容,要不断丰富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通过有效载体和可行做法,使安全文化融入思维理念、融入职工队伍,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安全稳定发展的难题,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融入思维理念,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安全文化理念是在长期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中积累验证而形成,最终提炼升华为一种为职工所接受、认可的文化理念,这种理念牢固根植于职工思想之中,从而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滨州发电公司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探索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理念,并从中总结提炼形成安全文化理念体系,使干部职工在思想上理解安全理念、在态度上认同安全理念、在行为上践行安全理念。公司坚持“找准方法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深刻认知“安全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空喊口号上”,不断推进安全文化基础实践,借鉴但不照搬、重形而更重实,优化安全管理结构和流程,从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融入职工队伍,发挥安全文化建设的凝聚力。职工队伍作为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素,要搭建职工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平台,信任职工能力,激发职工热情,真正让职工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心骨”。滨州发电公司创新实施“访、谈、办”形式,让安全文化建设更有温度。“访”就是深入职工班组、岗位、家庭,把企业的安全关怀送到职工心坎上;“谈”就是与“违章”人员谈心谈话,把准职工思想脉搏,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职工排忧解难;“办”就是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职工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和工作实际困难。在大力营造温暖和谐安全生产氛围的同时,公司以正负激励为主要手段,建立安全绩效考核制度,以严格的管理将不安全意识行为加以约束,重点抓好“两票三制”“三讲一落实”“业主带班”等工作落实情况,培养职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行为习惯。
实现“两转变”彰显安全文化建设新成效
打造安全文化,推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要通过制度的实施、措施的执行、氛围的营造,发挥文化内容的针对性、表达方式的渗透性、参与对象的广泛性和作用效果的持久性,转变工作模式和行为习惯,激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实现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出击”的转变。许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只注重结果,而忽略安全生产的过程管理,造成管理模式僵化、职工反感、效果欠佳的窘境。滨州发电公司杜绝“口号式”“领导式”安全管理模式,动员全体职工对周围的违规违章行为进行监督,广泛开展“今天我当安全员”“安全隐患‘e速拍’”以及职工代表安全巡视等活动,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立即劝导制止,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整改治理,提高职工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参与度,进而将危险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行为。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是人,不断规范人员的思想和行为,是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的精神动力所在。滨州发电公司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化作品展、张贴悬挂安全主题标语条幅等形式,大力宣传引导,逐渐形成“人人事事想安全、时时处处保安全”的良好氛围,使职工的认识理念、意识行为、技术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切实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稳步提升。
滨州发电公司牢记“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责任使命,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弘扬优秀安全文化,找问题、补短板,强管控、夯基础,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着力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蹄疾步稳、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