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服务热线:13121757181 欢迎访问能源企业文化网官方网站!

以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驱动企业全面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2-12-19 10:15:34     来源:admin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中央企业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面对2020年1月以来的疫情以及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经济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做为一家中央企业的区域公司,如何发挥“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一方面要以较高的增长速度和经营业绩拉动国民经济整体的增长和经营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帮助国民经济中其他经济成分纾困解难,保持中国经济整体的良性运行,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重庆分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保供、利润、发展”这条主线,坚决抓好能源保供,保住民生;深化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提高经营质量;着力提高投资质量,促进电力供应侧结构调整。

        一、党建引领,提供强大的政治思想保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保垒和党员先锋作用,坚定必胜信念,助力提质增效取得实效

        思想是行动的基础,习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重庆分公司创建了政策创效、减亏增效、节支增效、利率压降、增收增效等36个提质增效的“党建引领+”项目,将提质增效与加强党的建设有机结合,党员干部冲在提质增效的一线、攻坚提质增效的难点和关键项目,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攻坚保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每月对“党建引领+”项目推进进展和成果总结评价,并在党建月会上进行通报。通过微信、抖音、微视频、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对提质增效的先进经验、先进个人、先进事例进行报道,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提升全体员工的精气神,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助力提质增效取得实效。

        二、国企改革,催动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变革,释放企业活力,增强提质增效的源动力

        激励是行动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分配决定于生产,又反作用于生产,而最能促进生产的是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全面地发展、保持和施展自已能力的那种分配方式,在不断做大“蛋糕”的同时把“蛋糕”分好,是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

        重庆分公司按照国务院国资委三年国企改革的要求,认真落实大唐集团公司三年国企业改革的部署,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经理层成员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竞聘上岗的基层企业领导干部签定为期三年聘任合同和经营目标责任书,责任书包括利润、安全生产和发展等相关目标,年度经营指标完成率低于70%的可以中途解聘,领导干部绩效工资直接与责任书目标完成情况挂钩,拉大工资差距。全面推行中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建立员工个人考核评价机制,每月根据考核结果计算绩效工资,明确优秀、良好、合格的人数比重,拉大员工工资差距,打破了过去“高级大锅饭”的平均分配机制,实现“干部能升能降、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增能减”,通过收入分配和干部选聘机制的改革,不断激发员工活力、动力,实现要我工作、到我要工作、要我节约至我要节约的转变,经济效益理念得到加强,提质增效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提升。

        三、聚焦重点难点,以精细化管理和创新双驱动,做好存量机组提质增效

        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习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

        2022年初重庆分公司组织各基层企业主要负责人召开了提质增效研讨会,全面分析重庆分公司现状和发展瓶颈,深入挖掘利润增加点和提质增效空间,会议决定,一方面要深化精益化管理,将管理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做到极致,向管理要效益;另一方面,突破惯性思唯,大胆创新,促进生产模式改革,成立科创中心,推进智慧风场建设,逐步实现“关门电站”,实行状态检修,以创新驱动成本压降和效益提升。

        细化管理促提升。加强两个细则的研究,细化责任,确保实现“两个细则”出零米,积极开展风电补贴电价争取和煤电电价上调,加强水电现货交易规则研究,统筹协调、合理报价策略,努力提高综合电价水平;做好气象预测,优化调度,合理安排机组维护和检修,减少弃风、弃水电量损失,最大限度提高水能和风能利用率,积极抢发电量;全力平衡好电量、电煤、发电边际以及库存补贴的关系,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合理安排外送、电量外转;实行电厂分管领导驻矿、分公司领导拜访的煤企协调机制,千方百计提高电煤“三率”,降低燃料成本,提高发电边际贡献;坚持“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加强费用预算的立项审批与过程管控,实现真正从源头管控,树立从源头开展成本控制和节约的理论,加强成本的效能分析和大修、技改等重大支出的后评价机制,逐步从单纯的成本降低向关注成本效能、注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过渡;持续关注金融形势的变化,动态调整银行贷款利率的目标,按照“一笔一策”制定利率压降路径,合理调整贷款结构、降低货币资金余额,多方比价引入竞价机制、全力控制新增融资成本,促进贷款利率下降和财务费用降低,不断扩大资金创效成果;做好行业优惠政策和地方招商引资政策研究,加强新项目税收筹划,拓宽政策创效渠道,实现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全面清理盘活闲置房产、物资和土地,充分挖掘内在效能,提高经营效益;完善参股企业外派干部的考核机制,加强参股企业的审计监督,努力保证股东方利益,提高投资回报率;加快推进泰高公司、郁江公司出清工作,通过清算注销、破产清算等手段不断压降亏损企业法人数量,减少管理成本、聚焦主业,提升主业竞争力。

        创新驱动降成本。充分利用分公司西南水电数据中心的优势,成立科创中心,加强监控数据研究和分析,利用数据模型、提高设备故障的预判能力,将缺陷由事后检修向事前预防转变,坚持设备管理由定修向状态检修转变,持续深化水轮发电机组状态检修标准攻坚成果的应用,不断提升生产费用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和提升效益的能力;以彭水水电和横梁风场为试点,大力推进智慧电厂建设,逐步实现关门电站,以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替代人工劳动,释放人力资源,组建检修队伍,提高自主检修、自主技改能力,降低外委、外协费用,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水平;引进先进风功预测软件,提高风功预测准确度,提升发电效益。

        四、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注重规模与效益并重,以高质量发展,实现增量增效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习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同时,也强调,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不能一蹴而就、不搞一刀切,要循序较进。

        做好煤电企业预判,合理安排资本性投资、积极争取优惠政策。从长期来看绿色、低碳是电力行业发展的主力方向,单机容量小、盈利能力弱的煤电企业,在电力供给侧结构调整中将会淘汰或更新改造,但由于储能技术的限制,以及2021年至2022年电力保供的严峻形势,特别是重庆风电及光伏资源赋负差、电力供应不足,火电企业必将在一定时间会担负政治保电的任务。因此,火电企业应尽量避免大额的长期资本性投入、合理安排短期投入,保持设备稳定性,维持火电企业的生产能力;同时,利用政治保电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向政策要效益,持续做好亏损企业治理,不断改善经营状况,维持持续经营现金流。

        保持战略定力,注重发展质量,强化造价管控,实现增量增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争取风电和光伏优质资源,力争在2022年完成50万新能源项目核准,通过提前核准降低储能投入,增加项目盈利能力;强化项目可行性评价,在投资定额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投资定额标准与实际执行差异,利用已投产相似风场的实际经营数据对项目可研报告进行修正,提高可研报告的准确率,严格按照集团要求履行项目投资决策程序,严把投资“入口关”,确保项目投资收益率达到集团规定水平;以度电成本最低为原则,做好风机机组选型,加大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提高风能转化率、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加强造价管理,强化基建项目财务全过程管控,提前做好税务规划、严格资本性预算刚性控制,细化大型基建项目执行概算控制,加强工期管理,降低资本化利息及管理费支出;按照不低于开工承诺利润下达经营期利润指标,做好项目后评价工作,对未达到承诺利润或未达到预期投资回报率的项目要分析具体原因,明确责任,对违规造成资产损失的,严肃追责问责。

        重庆分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新项目造价均控制执概范围内,实现了装机规模和经营效益的高增长,三年内实现了新能源装机和利润翻两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