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高学历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一点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服务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作用更加彰显。一大批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力量,在这样的企业里聚集了一批具有“高学历、专业化、年轻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越来越多综合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年轻人主动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基层党组织中,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才占比很高,甚至支部全体党员都是硕士或博士,针对高学历人群思想活跃、个性突出、联想丰富等特点,国企党建工作面临新的课题,如何有效开展党内活动、切实提升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必须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和主动探索。
首先是必须深刻认识并充分尊重当前社会和年轻高学历群体的特点。
当前社会日趋多元化,包容性也越来越强,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年轻高学历群体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一是思维活跃、个性突出。作为信息化时代出生并成长起来的他们,习惯于每天接收海量信息且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独立分析,思维跳跃、想法新颖,往往表现出很强的个性。二是注重专业、创新力强。硕士、博士都接受过多年的专业教育和科研培养,在某些专业技术领域都已斩获成果,具备了一定的科研素养也渴望能继续有所建树,具备承担研发任务的基础。三是经历简单、不够成熟。高学历群体长期处于学生状态,且求学期间一直比较优秀,人生感悟和所经历过的挫折比较少,决定了一部分人出现心理承受力较弱的一面。一旦我们明白了年轻高学历群体的上述几个特点,就能有意识的做到尊重、理解、包容他们的个性,因势利导地发挥他们的优势而改进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完成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变。与他们心贴心、获取他们的共鸣,是基层党组织做好年轻高学历群体思想引导和管理工作的基础。
其次是必须以研发创新为载体实现年轻高学历群体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对于高学历年轻人来说,精神层面的追求要高于物质层面的追求,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专业上的追求,一段体验、一篇论文、一项专利、一个项目等等,业务工作中的任何一个小成就都可能给他们带来充盈的前进动力。专业上的追求是源自他们内心深处的,因此也是最强劲有力的。作为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内在驱动力,一方面要利用年轻高学历群体积累多年的专业优势和科研创新的内心追求,鼓励和支持他们相对自由地展开相关工作,另一方面要与中心工作、业务实际紧密结合,将科研能力转化为创新成果,再将创新成果工程落地、应用推广。学有所成的同时能学有所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能实现辩证统一,年轻高学历职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就容易达到,基层党组织也就容易培养出积极正向、昂扬奋进的团队气氛,从而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再次是必须在工作生活中力戒官僚主义作风而实施人文主义关怀。
国有高新技术企业有自己的工作规律,年轻高学历群体也有自己的特点,应根据这些规律和特点探索适合自身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一是包容开放。允许有不同思想见解的适度表达,鼓励在专业上互相促进、人人争先,善待有责任担当的人为公奉献,淡化个别职工的小缺点。二是细致耐心。及时留意出现问题的苗头,择人采取合适的交流形式,耐心开展疏解和引导工作,从心理上捋顺、从根源上解决。三是扬长避短。给优缺点并存的人营造和撑起一个合适的空间,在空间内充分给与信任、发挥长处,在空间外主动帮其谋划协调、避其短处。四是因材施用。根据每个人的技术特点和性格兴趣进行工作安排,人尽其才,对年轻人的使用应循序渐进、切忌拔苗助长。情感上的关爱亲近和行动上的身体力行胜似千万句的空泛说教。工作生活上不机械、不教条、不空洞,相反的是有担当、有温度、有情怀,大家的思想动态自然会处在一种平稳、良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