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服务热线:13121757181 欢迎访问能源企业文化网官方网站!

两会关注能源体系供给侧改革 中海阳助推绿色中国梦

发布时间:2022-06-21 17:34:01     来源:admin

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能源体系的供给侧改革成为两会委员和各路媒体热议的焦点。

众所周知,在雾霾遮日、污染严重的今天,不合理的能源体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中央提出能源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出发点。而如何尽快改变当前能源体系结构,加快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则成为中国未来能源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化石能源拖累成原罪 新能源成供给侧改革是最佳途径

时至今日,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曾经支撑中国经济腾飞的以煤炭和石油为主的能源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目前,我国煤炭的消费比重仍然高达64.4%,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仅占12%,是世界主要碳排放国这既让山西等“一煤独大”的煤炭大省因此受益,同时也是造成产能过剩、转型困难重重的重要原因。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目前企业整体盈利下滑主要是由产能严重过剩的煤炭、钢铁、油气等上游行业引起的。仅从采矿业来看,2015年1-11月份,产业利润同比下降高达56.5%。

与此同时,过度依赖化石能源所造成的污染也是导致中国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以PM2.5为主要污染物的雾霾持续困扰中国大部分地区,不仅危害大众身体健康,也让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在国际上一直备受争议。

种种迹象表明,能源体系的供给侧改革已刻不容缓。逐步削减高污染、不可再生资源比例,建立以新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既是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经济转型的主要推动力,更是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从国际上来看,以德、法为首的许多欧洲国家已经宣布将彻底放弃火电煤炭,将经济发展完全立足于新能源体系之上。在此情况下,中国的能源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

新能源发展需因地制宜 光热发电可提供完美解决方案

目前被认知利用的新能源有很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新能源都符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现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例,由于地域和资源的不同,不同国家所倚重的新能源也会有所不同。比如美国的电力能源结构中是以充沛的天然气来发电,而欧洲则是以丰富的水力发电为主要调峰手段,以此来保证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出现不稳定电力输入时的电网输出平稳,满足基本负荷的需求。

中国幅员辽阔,无论是气候资源,还是地域环境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也决定了中国的新能源发展之路无法照搬欧美,必须走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新能源之路。而在诸多新能源当中,光热发电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首先,从地域来看,我国76%的国土光照充沛,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这为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动能源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其次,从安全性和技术成熟度上来看,与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没有任何排放和噪声,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在产业链上完全成熟,更为安全可靠。最后,从稳定上来讲,除大规模并网发电和离网应用外,太阳能发电可以通过抽水、超导、蓄电池、制氢等多种方式进行储存,太阳能+蓄能完全可以满足中国未来对稳定能源的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能源体系供给侧改革注定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其中既有能源系统在转换期间如何保证能源稳定性的技术问题,也有淘汰产能后职工如何安置的社会问题。就在3月初,人社部刚刚宣布将拨付千亿专款来进行落后产能工人的安置工作。值得庆幸的是,成熟的光热发电系统对此都有完整的解决方案。

在今年两会上,呼吁光热产业加速发展的行业龙头企业中海阳就一直在尝试光热技术与传统能源相结合的道路。实际上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可与传统火电技术顺利集成,通过用太阳能集热装置替代燃煤锅炉,借助光热镜场与储能相结合,既能保证电力供应稳定性,亦可保证电能质量。与此同时,正是因为光热发电与传统煤电均是通过太阳能完成能量转换,二者之间存在天然的“血缘关系”,因此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对燃煤企业的能源改造。并且作为绿色能源的太阳能无论在再生性上还是光热转化率上都更为高效。各地可以通过太阳能集热启动现有发电机组,实现产能轻松转换的同时,还可以帮助产业工人进行转岗升级,有效帮助当地减轻负担。

创新无止境。中海阳在积极开发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同时,还在深入研发光热与页岩气、天然气等联合循环发电的新技术,不断开创出新能源供给产业链条,为光热技术在不同地区的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早在2014年,中海阳已经率先实现了技术突破,成为国内首家具备太阳能光热稠油开采所涉及的方案设计、设备制造、系统集成系列技术链条的企业。至此,中国光热无论技术还是实践都准备好迎接整个产业的爆发。

去年年底,在由国家能源局发出的《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当中,提出到2020年底太阳能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Gw。光热产业不仅将成为中国能源体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将蕴育极具潜力的巨大市场。实现这一目标,也需要更多地像中海阳这样具备光热创新综合利用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站出来。